news,

Venture Sprint创新冲刺训练营的收获

gitchat gitchat Follow May 11, 2019 · 1 min read
Venture Sprint创新冲刺训练营的收获

什么是冲刺设计?

上周我带团队抽出了一周时间,停下手上的所有工作,参加了一次姚瑞军教练组织的Venture Sprint创新冲刺。我想借GitChat即将进行改版之际,整理一下这一周的学习收获,分享给大家。 这种设计方式是谷歌针对初创公司推出的,用5天时间完成一次产品验证闭环的方法,旨在用更短的时间获得更多的迭代,不能浪费时间在错误的方向上,这种快速设计过程是一种截然不同的设计思路。 快速不是要让所有的环节都匆匆忙忙地推进,而是让每个环节以最佳的方式运作,解决棘手的商业难题,突破困境,并完成客户验证,也就是带着问题来,带着经过验证的原型和方案走。

五天计划 冲刺设计过程当然是可以修改和定制的,但是它的基础是五天计划: 周一:分析和目标创建
周二:概念生成
周三:用户流程
周四:原型设计
周五:用户测试

第一天

我们这次团队是临时组建的,包括内容、运营,产品,UIUE等,第一天冲刺目标反复修改,意味着目标不清晰,讨论过程中,大家容易陷入细节无法着眼于全局和流程闭环,导致一直拖堂到晚上9点才结束。 团队协作出了问题,分工不明确,每个人各自按自己的想法来做出建议,不同的想法但不表达清楚,导致最后对结果不满意。跑偏后还拉不回来,回想起在平时工作中,也是如此。很多建议干扰了大家的思路,在绘制用户地图的时候都是从单个点提出解决方案,路径也走不通。 好在有一个用户访谈环节,这非常有价值,把大家思路又拉了回来。 大家在各自工作职责范围内,发散的分享中发现痛点,收集提炼问题,接着把问题归类去重,选择认为最棘手需要最先解决的问题,这样比较能轻松达成现存核心问题的共识。提炼的问题再 SWOT 分析一下就能形成优先级相对明确的需求池。在这里坦诚的沟通最具感染力,也能加固团队的凝聚力。 talk

第二天

主要以静和独立思考为主。围绕昨天的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各自画出自己心里想的产品 demo。上午我们每个人介绍自己认为不错的产品demo去捕捉每一个优点。 通过交流大家对于产品的细节和呈现有了一定的认知,也发现这其中的难点。下午没有进行往常的沟通方式,而是各自画出自己认为的产品原型图,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原型,不一定正确和贴和用户真实需求,但至少通过这个环节大家明白从需求到落地和执行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梦想总是美好的,但是在落地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很多需求并没有完全想明白,甚至连呈现形式都没法理顺。 所以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可以提需求了,但是需要有一个去量化需求的标准,必须通过这个量化再去反推需求是否合理。我们将用户体验地图划分为三个接触点:

1.用户是怎么了解到我们的产品? 2.用户如何第一次使用我们的产品? 3.用户为什么决定长期使用我们的产品?

这一天大部分的时间,是团队成员之间分享一些竞品和不错的产品。发现在现有产品中可以借鉴和学习的地方有很多,而平时,我们可能没有这么集中地去研究和分享这么多的产品,这对于我们改版自己的产品很有帮助。每个人的分享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能发现自己看不到的东西,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非常重要。

在课程最后每个人画出自己脑海中的产品页面时,才意识到了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很多时候脑子里总是闪现各种灵感但落到实处就很难下笔,这可能也说明了,有的东西以为自己懂了,但实际上并不明白。分享的闪光点中画出草图,把头脑风暴过的问题或结论落实到具体的产品线上。这个过程最重要的是,其他小伙伴分享的时候需要仔细听或吸收比较好的点,进一步转化到目前已有的产品是否可以优化。从内容策划、编辑、运营到理解互联网产品的思维转变。尤其在知识付费的团队中,这种产品思维特别重要。

第三天

在用户地图的描述中,对于用户的行为路径,以及关键问题的定位有一些模糊,再次发现沟通和协作有不少问题。归纳出最核心的问题在哪?解决了这个问题是否其他细枝末节的问题也能随之解决?

Chat 上线有2年多了,产品体验和内容积累的问题不少,而且在多端上如何呈现一个清晰的产品形式非常重要。在这一次改版讨论中,大家其实最开始都有偏离自己的问题,而且也没有梳理清楚整个产品的逻辑。但是在下午的不断迭代中,我们至少有了一个初步看似合理的 3-6 个月的目标,而且对于我们自己而言也是能够看到希望的一个目标。

这一天团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超过预期,压缩在一个有限的条件和时间下,要完成目标要需要更加依靠团队的力量,协作沟通的重要性;对其他优秀产品的研究和分享能激发团队的创造力和思考,这个习惯应该保持下去。创建并维护一个具有高度创新性、适应性和灵活性的学习型组织并能成功将之以有效的方式推广给公司所有的员工,这一点非常重要!

虽然这一天团队目前为止最艰难的一天,因为达成共识并决定一个阶段的目标下来,还是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之前对于冲刺问题的不明确,内部协作的问题,都爆发了。在黑板上绘制的时候体会到了,想法很多,但是落到实处的时候却不知道如何下手,我们习惯于做“加法”,但很多时候“减法”更重要,想做成一件事和能做成一件事非常不同。

教练一直在提醒我们,要借鉴Sprint的核心理念之“How might we”来思考产品的策略,简单来说就是针对用户体验地图上的接触点,分步骤,关键目标,思考我们应该如何才能得出对应的解决方案。例如对于第一个接触点,我们可以思考:我们应该如何才能让用户了解的我们的产品呢?

在所有小伙伴贴完自己的方案后,我们把相似度较高的便签进行合并,形成几个维度的方向或目标。例如把有明确学习意向的用户、核心用户等合并后的维度可以作为接下来具体设计的目标,合并相似目标可以帮助团队成员达成共识,朝着一致的方向去努力,快速达成共识聚焦到共同的目标近而推进工作。 show

第四天

这已经是倒数第二天的学习过程了,相对前几天集中的头脑风暴,今天是将过去的想法落地,大家分工合作,在这个环节中设计师的任务更重,而其他人需要认真的配合他。今天在设计的程中,还是发现有些细节之处我们并没有完全想清楚,由此也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感觉这样的训练,真的帮助我们去努力思考,摆脱一些拖延的状况。

画出了原型故事板,接下来做高保真产品,这 4 天下来,真的体会到「冲刺」了,通过寻找目标、罗列解决方案、确定最佳方案、建立原型、测试目标用户等,找到了在产品创新中所面临的诸多困境,受益匪浅。

第五天 最后的环节是邀请用户使用原型,得到反馈并验证。可喜的是,经过现场用户测试后的数据看来,Chat改版后的流程可以让用户更轻松便捷的触达内容,而且停留时间和转化都大大的提高了! test heying

由衷的感谢GitChat团队每一位同事们,你们是最棒的!

Join Newsletter
Get the latest news right in your inbox. We never spam!
Written by gitchat
GitChat 是一款基于微信平台的知识分享产品。